厚重河南·墨子:墨家始祖

厚重河南·墨子:墨家始祖

△墨子故里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少年时代,他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且颇有造诣,相传他制造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鲁班)还要高明。从小体验到的人情冷暖,让墨子始终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始终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在劳动的同时,墨子也学习了不少文化知识。

起初,他师从儒者,学习孔子儒学。后来因不满儒家学说而自创墨学。墨子以激烈的言辞在各地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引来了许多下层士人和手工业者的追随,墨家学派逐渐形成。墨学影响迅速扩展,不久便成为与儒学相对立的最大学派,二者并列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的一生,有很长时间都在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在政治上,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等主张。所谓“兼爱”,有平等、博爱之意;“非攻”即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尚贤”意为任人唯贤,对于贤者应不拘于出身;“尚同”即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节用节葬”也不难理解,墨家反对奢侈浪费,对于儒家强调的久丧厚葬之俗更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人人都应该过清廉俭朴的生活。另外,墨子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他认为只要通过努力,就有机会改变一切,对人的创造力给予肯定。这便是“非乐”与“非命”。这些主张并不是死板固定的,要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在军事方面,墨子反对战争。墨子所处的年代,战乱不断,他亲眼见到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尤其是对于底层人士而言。因此,在他周游列国期间,不断向人们宣传战争的灾祸。而随着时间发展,墨子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无差别地反对战争,而是只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对于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则抱以支持的态度。

在哲学上,墨子也有深刻的研究,他结合自己的社会经历,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消除刻板印象。

与此同时,墨子又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因他而兴的“墨辩”与古印度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为世界三大逻辑学。墨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并非一时兴起所空想,而是运用了大量逻辑推论的方式去佐证,给人以说服力。

在他之前,没有人提出过“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墨子不仅提出了这些概念,并且将其充分运用到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中。由他而起,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不仅如此,墨子在数学、物理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提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对后世的影响意义重大。

阅尽人间疾苦的墨子非常重视教育,他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教育目的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此,他在三十岁之前,就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墨子手工技艺也十分精通,可与当时的能工巧匠公输班相提并论。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风筝、纸鸢),成为中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另外,他还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

墨子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墨子对军事器具、机械工程也多有研究,并有不少发明创造。在《墨子》一书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后世流传的这些故事,让墨子的形象更加鲜活。“墨子泣丝”是指墨子见人染丝,人们用什么染料,丝就成了什么颜色。于是,他感叹道:“染料色变,丝色也随之而变。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不免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治国处世也如同染丝一样,人性如丝,要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方向,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墨子也有独到的方法。他的一位学生名叫耕柱子,虽然头脑聪明但不肯发奋努力,为此墨子曾多次责备他。耕柱子有些不解:“先生,我就没有一点长处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老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脱口而出:“我要鞭策快马。”

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像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听完这句话,耕柱子终于明白老师的苦心。此后,他发奋上进、刻苦努力,再也不用墨子在身旁督促了。

△《墨子》

墨子去世后,墨家学派仍在不断壮大,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是百家之首。墨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墨子一生涉猎广泛,在战争纷乱的年代奔走疾呼,宣传自己的思想并切身实践,在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是名副其实的“科圣”。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当时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了思想上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您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365需要什么系统

您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 08-31 👁️ 7644
鹦鹉在笼子里不停扑腾翅膀是为什么 一直扇动翅膀啥原因
《原神》神秘的书页位置大全 鹮巷物语30张残页全收集图文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