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育路落榜生网关注我们
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工业革命风起云涌。近年来在我国加快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自主能力、加速走向工业强国的大背景下,“新工科”的概念应运而生,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的正式认定,意味着备受高教界关注的高校新工科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也就是说,新工科里面的一些专业可能会成为未来很火、很有“钱”途的大学专业!
01
什么是新工科?
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
“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都属于新工科。
02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
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还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
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还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工科”提供了契机,新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工科”。
03
就业去向
人才匮乏致产业缺血: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的短板。
“缺人才”不只发生在现在,还发生在未来。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
新工科就业去向: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新工科”已经成为大学里很火的专业。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将纳入“新工科”的范畴。
展开全文
04
新工科包含哪些专业?
教育部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包括202个“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和410个“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其中,“新工科”专业改革类涵盖了包括人工智能类、大数据类、智能制造类等热门“新工科”在内的19个项目群,下图所示:
05
哪些新工科专业值得推荐?
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1000万,供需比例为1:10,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专业的优秀人才都是企业争夺的重要资源。
数学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属于工学中计算机类,是众多学科与统计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知识。相较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也正是因为它是个新专业,所以行业内人才缺口很大。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0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中的能源动力类。而且我国高度重视和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产业已列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主要研究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含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等。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急需而开设的特设专业,目前该专业开设的院校也比较少,相关毕业生较少,所以有很强的竞争力,就业率高。
可以肯定的是“新工科”将是大势所趋,很多开展“新工科”专业的高校都属于“双一流”高校。对于同学们来说,在“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不会动摇。如果同学们对此类专业感兴趣,可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多下功夫。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的就业前景、招生信息等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